目前,應用于管線的電伴熱系統主要有兩種方式,即自限溫電伴熱帶與恒功率電伴熱帶。
一、自限溫電伴熱帶的原理:
自限溫電伴熱帶的核心部分由2根平行母線和具有半導體PTC特性的導電塑料構成。由塑料加導電碳粒經特殊加工而成的導電塑料是發熱核心,當給母線通電時,碳粒就在2條母線間形成電路。在每根電熱帶內,母線間的電路數量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:當伴熱線周圍的溫度下降時,導電塑料產生微分子收縮,碳粒連接形成電路,此時電阻降低,電流通過,伴熱線開始發熱;當伴熱線周圍溫度升高時,導電塑料中的微分子受熱膨脹,碳粒逐漸分開,導致電路中斷,電阻上升,伴熱線自動減少功率輸出,發熱量降低。由于整個溫度控制過程是由材料本身自動調節完成的,其控制溫度不會過高也不會過低。自調控電伴熱的優點是安裝方便,隨環境溫度變化自動調節功率輸出,在較高的維持溫度時工作電流較低,缺點是線路不能很長(一般小200m),啟動電流較高,加熱原件受暴露溫度的限制。目前已有長距離自限溫電伴熱帶的產品推出,但應用效果并不理想
二、恒功率電伴熱帶的原理:
恒功率伴熱帶系統通電后即以恒定的功率發熱,不隨環境溫度改變而變化。恒功率電伴熱帶從其結構上劃分可分為并聯和串聯兩種類型。并聯恒功率式電伴熱帶電源母線為2根平行絕緣銅線,在內絕緣層上纏繞電熱絲,并將電熱絲每隔一定距離(稱為“發熱節”)與母線相連,形成連續并聯的電阻。母線通電后,各并聯電阻發熱,因而形成一條連續的加熱帶。該方式的優點是可以任意剪切工作長度加熱不同長度的管道。串聯恒功率式電伴熱由單根或多根連接電源的導電芯(礦物絕緣加熱電纜)構成,線路的長度以及工藝溫度決定著導電芯(礦物絕緣加熱電纜)的運行電阻,利用電流通過芯線的電阻產生熱量。這種方式的主要優點是可以承受非常高的暴露溫度及維持溫度,伴熱回路長(最長可達3000m),在整個回路上保持統一的功率輸出,易于監控。電伴熱帶的內芯兩側為銅導線。正常工作時,線間加有220V電壓,兩線之間產生熱量的部分由半導電塑料制成,其導電率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。當環境溫度升高時,其阻值上升,產生的熱量降低,當環境溫度升高到一定值時,半導電塑料內電流降到最小值,伴熱帶產生的熱量接近于零。由電伴熱帶的原理可知,電伴熱帶的長度可根據所需的發熱量而任意切割。伴熱帶的長度增加,相當于兩電源線之間的負載增加;長度減少,相當于兩電源線之間的負載減少。電伴熱帶的兩端導線不能短接,并且在電伴熱帶交叉重疊時,不影響其工作性能,它可以根據溫度自動地調節放熱量。
以上信息由無錫艾克森熱控科技有限公司整理編輯,了解更多電伴熱帶,伴熱帶,電熱帶等信息請訪問http://www.jdpsw.cn/